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新社會史研討
A STUDY OF NEW SOCIAL HISTORY 
開課學期
97-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杜正勝 
課號
Hist5135 
課程識別碼
123 U039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文20 
備註
範疇:中國。領域:社會。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4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課程概述
1. 台灣的「新社會史」,狹義而言,是1990年在台灣興起的歷史研究的一種新趨勢,屬於新史學的一支;不過當時的提倡者所給予的定義並不如此狹窄,其實是等同於新史學。本課程的新社會史,即是指九0年代興起的新史學。
2. 「新社會史」的提倡者膺從真正的歷史研究應該是有機的整體,不宜割裂成多個部分,所以其「社會」不是相對於政治、經濟、法制、藝術等概念範疇的「社會」,而是把「社會」當作人群活動之整體。所以本課程「新社會史研討」追溯九0年代新社會史的源流,自然要把過去在台灣相關的歷史研究納入討論,而不是排除政治史、經濟史等領域的經驗,只探索狹義的社會史而已。
3. 台灣「新社會史」既然定義為「新史學」,追溯九0年代新史學的根源,自然要探討台灣史學的源起與流變,所以本課程「新社會史研討」亦當作為台灣史學史的討論課。茲以學術社群作為主體,縱觀其變化的大勢,分析其內在與外在因素,以評價歷史家及其著作的專業成就,與對時代社會的回應與貢獻。
4. 台灣具備近現代意義的史學傳統有80年,其出現中國傳統史著尚不到90年,連同地方誌的類似史著,其史學傳統大約300餘年。本課程的重點是在現代史學,尤其是當今史學所傳承來自中國的近代史學,大約只有60年。其歷史雖短,但源頭卻非常複雜。一要考察日本及中國的近代史學,以及它們所受影響的西方近代史學,二要分析六0、八0年代以來台灣史學界所吸收的美歐史學流派。總之,台灣史學史,一如台灣社會的組成,不同時期加入不同外來成分,只有對這些源頭有充分的瞭解,才能客觀、真切地掌握台灣新史學的性質和定位。
5. 新社會史或新史學特別重視新領域的開發,其實即涵誘什磢韖N史學所強調的新資料和新工具,結合不同知識領域及其學術社群的方法與成果,乃成為新史學的要務。本課程要從這個角度來檢驗新史學。
6. 史家可以與現實保持距離,但史學不能脫離時代與社會,即使強調象牙塔式的實證主義史家,恐怕也反映某種的時代社會,或是史家(或史學派別)對時代社會的一種態度。本課程要分析新史學的學術著作透露多少時代社會的訊息,而史家本身對於他所處的時代社會有多少反省。
7. 九0年代的新史學已發展了將近20年,此期間有沒有受到比較深刻的挑戰?其不同世代間有沒有比較顯著的差異?而瞻望未來的發展,有沒有新的史學思潮之契機?其內外因素產生的動能有多大?
8. 比較當今世界重要的史學發展,從史學理論到實際研究,後者在台灣的實況是以中國史和台灣史為主(世界史研究剛剛萌芽)。比較對象包括中國、日本和歐美相關的史學社群,這樣當可以為台灣的史學在世界學術地圖中尋找一個定位。
 

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
1. 培育博通的識見
2. 訓練精密的思辨
3. 建立務實的學風



課程進度
(1)中國傳統史學在台灣
1.「台灣無史」
2.私家具有歷史意味的著作
3.連橫《台灣通史》
(2)近代史學的開端:台北帝大史學科講座的斷裂與傳承
1.日本近代史學
Ludwig Riess
2.台北帝大史學科
A.東洋史講座
藤田豐八 1928
桑田六郎 1929-43
B.國(日本)史學講座
小葉田淳
C.南洋史
村上直次郎 1929-35
岩生成一 1936-43
D.土俗人種學
移川子之藏 1928-43
(3)中國新史學的移植
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
Ernst Bernheim(1850-1942)
Henry Thomas Buckle(1821-62)
Paul Pelliot(1878-1945)
Fust de Culanges(1830-89)
A.台大歷史系
沈剛伯(1896-1977):史學與世變
姚從吾(1894-1970):北亞史
李宗侗:人類學的古代史
張貴永:德國史學
B.中央研究院
胡適(1891-1962)
傅斯年(1896-1951):史料與重建
陳寅恪:中國中古史
李濟:考古學的古代史
勞榦
嚴耕望
高去尋
石璋如
董作賓
郭廷以

(4)社會科學方法引入歷史學
Max Weber(1964-1920)
A.1960’s
許倬雲:社會科學與社會史
思與言
B.1970’s
陶希聖:禮與律的歷史學
食貨
(5)思想史的新取向
余英時
(6)考古學、人類學與歷史研究
中國上古史(待定稿)
張光直
(7)台灣史登堂
(8)年鑑學派到台灣
賴建誠
梁其姿
(9)《新史學》的創刊與發展
杜正勝:新社會史
新史學專輯
(10)新領域的開拓
生命醫療史
生活禮俗史
物質文化
心態史
城市文化
(11)後現代歷史學與新文化史
黃進興
(12)探索開放的新史學
 
課程要求
課程要求
1. 第二週就進入狀況,選或不選不再猶豫
2. 充分準備,積極參與討論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閱讀書目

(1)中國傳統史學在台灣
1.吳密察,〈「歷史」的出現〉,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2.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尤其結論「清代臺灣方志的史料價值」。
3.林開世,〈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18:2(2007.6)。
4.梁啟超,〈新史學〉(1902),《飲冰室文集》第四冊。
5.方豪,〈連氏「台灣通史」新探〉,《方豪六十自定稿》。
6.倪仲俊,〈連橫台灣通史中的國族想像〉,中國台灣網(2006.11.20)。

(2)近代史學的開端:台北帝大史學科講座的斷裂與傳承
1.吳文星,〈東京帝國大學與台灣「學術探檢」之展開〉,黃富三等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1997。
2.吳密察,〈植民地大學とその戰後〉,吳密察、黃英哲、垂水千惠編,《記憶する臺灣:帝國との相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5。
3.《Academia-台北帝國大學研究》創刊號,中村孝志,〈台北帝大的日子〉,及陳偉智,〈文政學部-史學科介紹〉。

(3)中國新史學的移植(書目待增補)
1.王汎森,《中國近現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2003),第三篇。
胡適
甲、關於作者
1.胡適,〈介紹我自己的思想〉(1930),《胡適文存》第四集。
2.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3.逯耀東,〈胡適溯江而行〉,《胡適與當代史學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乙、方法
4.胡適,〈古史討論的讀後感〉(1924),《胡適文存》第二集。
5.胡適,〈國學季刊發刊宣言〉(1923),《胡適文存》第二集。
6.胡適,〈治學方法與材料〉(1928),《胡適文存》第三集。
7.胡適,〈校勘學方法論〉(1934),《胡適文存》第四集。
丙、論例
8. 胡適,〈西遊記考證〉(1923),《胡適文存》第二集。
9. 胡適,〈說儒〉(1934),《胡適文存》第四集。

傅斯年
※《傅斯年全集》,1980,聯經
甲、關於作者
1. Wang Fan-sen,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杜正勝,〈傅斯年的史學革命〉,收入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2004), 頁91-156。
乙、方法
3.《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泛論〉,《傅斯年全集》第一冊,頁16-69。
4.《史學方法導論》〈史學論略〉(1927),《傅斯年全集》第二冊,頁5-60。
5.〈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1928),《傅斯年全集》第四冊,頁253-266。
6.〈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社會科學發刊辭〉(1950),《傅斯年全集》第四冊,頁362-365。
丙、論例:中國古代民族史
舊史料之互證,新史料之點活
7.〈新獲卜辭寫本後記跋〉(1930),《傅斯年全集》第三冊,頁223-269。
8.〈夷夏東西說〉(1934),《傅斯年全集》第三冊,頁86-157。

李濟
甲、關於作者
1.張光直,〈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編者后記〉(1984),張光直、李光謨合編,《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1989,頁977-993。
2.李光謨,〈李濟先生之小傳〉,李光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 李濟卷》,1996。
3.李濟口述,〈我與中國考古工作〉(1961),《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頁1-4。
4.杜正勝,〈新史學與中國考古學〉,收入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2004), 頁174-215。
乙、方法
5.〈中國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問題〉(1954),《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頁81-87。
6.〈再談中國上古史的重建問題〉(1962),《史語所集刊》,第33本。
7. 〈民族學發展之前途與比較法應用之限制〉(1941),《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頁37-。
丙、論例
8.〈安陽發掘與中國古史問題〉(1968),《史語所集刊》,第40本。
9.〈跪坐蹲居與箕踞──殷墟石刻研究之一〉(1953),《史語所集刊》,第24本。

陳寅恪
甲、關於作者
1.余英時,〈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頁331-377。
2.俞大維,〈懷念陳寅恪先生〉,《陳寅恪先生論文集》,1977,頁14。
3.陳弱水,〈現代中國史學史上的陳寅恪──歷史解釋及相關問題〉,《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台北:史語所,2000),頁27-65。
乙、方法
散見於論著中,往往點明其研究路徑
丙、論例
5.〈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1930),《史語所集刊》,2:2。
6.〈三國志曹沖華陀傳與佛教故事〉,《陳寅恪先生論文集》一。
7.〈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1932),《史語所集刊》, 3:4。

沈剛伯
※《沈剛伯先生文集》(1982),中央日報
甲、關於作者
1.沈剛伯,〈我幼時所受的教育〉(1962),《沈剛伯先生文集》,頁763-773。
2. 逯耀東,〈量才適性的沈剛伯先生〉,《拓墾者的畫像》,頁131-147。
3. 杜正勝,〈史學的兩個觀點-沈剛伯與傅斯年〉,收入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2004), 頁157-173。
乙、方法
4.〈史學與世變〉(1968)《沈剛伯先生文集》,頁63-75。
5.〈古代中西的史學及其異同〉(1965),《沈剛伯先生文集》,頁45-62。
6.〈從百餘年來史學風氣的轉變談到台灣大學史學系的教學方針〉(1974),《沈剛伯先生文集》,頁76-85。
7.〈湯恩比的歷史哲學〉,《沈剛伯先生文集》,頁213-220。
8.〈文化衰落的原因〉(1951),《沈剛伯先生文集》,頁315-324。
9.〈如何學歷史〉(1952),《沈剛伯先生文集》,頁549-554。
〈讀史與修身〉(1975),《沈剛伯先生文集》,頁527-548。
丙、論例
10.〈從古代禮、刑的運用探討法家的來歷〉(1973),《沈剛伯先生文集》,頁86-100。
11.〈論文化蛻變間數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文化大革新〉(1968),《沈剛伯先生文集》,頁288-314。
12.〈論語上所說的「文」、「史」與「文學」〉(1974),《沈剛伯先生文集》,頁221-229。
13.〈希臘文學的特質〉(1959),《沈剛伯先生文集》,頁376-388。
特講「史識」


(4)社會科學方法引入歷史學

1.科卡(Jurgen Kocka),景德祥譯,〈1950年代以來西方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的關係〉,《社會史: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康樂、黃進興主編,《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尤其是社會史、經濟史、人口學、量化、心理史學諸編
3.《思與言》12:4,「社會科學與歷史學研討會記錄」

許倬雲
甲、關於作者
1.杜正勝,〈學術與現實之間〉(1986),收入杜正勝,《古典與現實之間》,1996,頁245-255。
2. 許倬雲,〈歷史分光鏡序〉,《歷史分光鏡》,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乙、方法
3.〈在史學領域漫步〉,《求古編》,頁647-
4.〈社會學與史學〉,《求古編》,頁619-
5.〈傳統中國社會經濟史的若干特性〉,《求古編》,頁3-
丙、論例
6.《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7.《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
8.《歷史分光鏡》,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陶希聖
甲、關於作者
1.陶希聖,《八十自述》,中國大陸問題研究中心,1978。
2.杜正勝,〈通貫禮與律的社會史家陶希聖〉,收入杜正勝,《古典與現實之間》,1996,頁227-236。
3.黃寬重,〈禮律研社會──陶希聖研究中國社會史的歷程〉,《新史學》,18:1 (2007.3)。
乙、方法
4.《食貨》(半月刊)創刊號〈編者的話〉
5. 《食貨》(月刊)創刊號
丙、論例
6.《辯士與游俠》,台灣商務,1995。
7.《中國法制之社會史的考察(上):漢律系統的源流》,食貨,1979。

食貨月刊
復刊辭 第一卷第一期 陶希聖
作為社會科學的史學 第一卷第三期 鮑家麟譯
行為與社會科學展望與需要 第一卷第七期 袁憶平譯
科際與社會科學的歷史(上、下) 第一卷第八、九期 鮑家麟譯
歷史學與社會學:若干方法學上的省察 第一卷第十二期 黃俊傑譯
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之幾種用於研究傳記歷史的方法及其於中國材料底初步運用 古偉瀛
歷史學家運用統計技術從事研究的一個例子:技術統計表的標準化
第二卷第二期 瞿海源譯
量化在歷史上的應用及其限制 第二卷第六期 康綠島譯
心理學在史學上的應用與濫用 第二卷第十期 江永振譯
理論應用於歷史研究:有關於心理分析理論的問題 第二卷第十二期 吳瑞屯譯
歷史的社會研究:觀念、方法與技術 第四卷第四期 邱成章譯
「社會科學與歷史學」座談會記錄 第四卷第九期 本社
史學與社會人類學簡論 第五卷第二期 管東貴譯
新歷史(上) 第十二卷第十、十一期 梁其姿譯
新歷史(中) 第十二卷第十二期 梁其姿譯
新歷史(下) 第十二卷第一、二期 梁其姿譯
史學一生:法國年鑑學派領袖布勞代爾訪問錄 第十五卷第五、六期
賴建誠譯註


(5)思想史的新取向

余英時
甲、關於作者
1.〈書成自述〉(1997),《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頁1-16。
乙、方法
2.〈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反省與展望〉(1986),《史學與傳統》,1982,頁1-29。
3.〈意識型態與學術思想〉(1982),《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1987,頁53-73。
4.〈關於韋伯、馬克思與中國史研究的幾點反省〉,《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1986,頁55-77。
丙、論例
6.《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8.《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9.《朱熹的歷史世界》,台北:允晨文化,2003。


(6)考古學、人類學與歷史研究
1.蔣斌譯,〈史學與人類學〉,《食貨月刊》,12:12。
2.黃應貴,《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2008),第14章。

張光直
甲、關於作者
1. 史語所,《古今論衡》,「紀念張光直院士專輯」,6(2001.6),頁104-138。
乙、方法
2.〈連續與破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1986),《中國青銅時代》二集,1990,頁131-142。
3.〈從中國古史談社會科學與現代化〉(1986),《考古人類學隨筆》,1995,頁49-54。
4.〈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序〉(1987),《考古人類學隨筆》,1995,頁27-30。
5.〈對中國先秦史新結構的一個建議〉(1994),《中國考古學論文集》,1995,頁25-35。
6.〈古代貿易研究是經濟學還是生態學〉(1975),《中國青銅時代》,1983,頁141-154。
丙、論例
7.〈中國古代文明的環太平洋底層〉(1989),《中國考古學論文集》,1995,頁273-283。
8.《考古學專題六講》,1988。
9.〈關於中國初期「城市」這個概念〉(1985),《中國青銅時代》二集,1990,頁1-14。


(7)台灣史登堂
1.吳密察,〈台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當代》,100期(1994.8.1)。

方豪
※《方豪六十自定稿》
甲、關於作者
1.李東華,〈方豪與現代中國史學研究的轉變〉,收入《方豪先生年譜》(臺北:國史館,2001),頁251-268。
2. 許雪姬,〈方杰人教授對台灣史研究之貢獻〉,收入《方豪先生年譜》,頁306-316。
乙、論例
3.〈台北關渡之地名學的研究〉,《方豪六十自定稿》上,頁744-
4.〈台灣語言與文化傳統〉,《方豪六十自定稿》,頁763-
5.〈台灣的文獻〉,《方豪六十自定稿》,頁809-
6.〈陳第「東番記」考證〉,《方豪六十自定稿》,頁835-

曹永和
甲、關於作者
1.曹銘宗,《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北:聯經出版,1999。
2.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及《續集》二書之〈後記〉。
乙、方法
3.《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頁445以下,〈台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台灣島史」概念〉等五篇。
4.同上,頁359-444荷蘭史料及古地圖三篇。
丙、論例
5.〈早期台灣的開發與經營〉,《台灣早期歷史研究》,頁71-
6.〈從荷蘭文獻談鄭成功之研究〉,《台灣早期歷史研究》,頁369-
7.〈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台灣和日本〉,《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頁1-
8.〈十七世紀作為東亞轉運站的台灣〉,《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頁113-


(8)年鑑學派到台灣
1. Peter Burke,《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台北:麥田,1997。
2.賴建誠譯,《年鑑學派管窺》,台北:麥田,1996。
3.梁其姿編譯,M. Bloch等原著,《年鑑史學論文集》,Jacques Revel序。
4.梁其姿譯,〈心態歷史〉,《思與言》,20:4 (1982):377-393。
5.梁其姿譯,〈新歷史〉(上)、(中)、(下),《食貨月刊》,12:10/11 (1983):424-431;12:12 (1983):462-466;13:1/2 (1983):91-99。


(9)《新史學》的創刊與發展

杜正勝
甲、關於作者
1.杜正勝,《古典與現實之間》一書中邱家宜、呂麗文、周延鑫、王道還、童淑蔭、陳雅鈴等人之文。
2.范雲等,〈追尋歷史的生命力〉,收入杜正勝,《新史學之路》,頁371-。
乙、方法
1.《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2004,頁3-87。
丙、論例
1.《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2.《編戶齊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新史學》專號

第二卷第四期 中國婦女史專號 1991.12
第三卷第二期 史學專號 1992.6
第五卷第四期 宗教社會專號 1994.12
第六卷第一期 疾病、醫療與文化專號 1995.3
第七卷第四期 女�性史專號 1996.12
第九卷第四期 英國史專號 1998.12
第十卷第四期 身體的歷史專號 1999.12
第十一卷第三期 明清的社會與生活專號 2000.12
第十三卷第三期 史學與理論專號 2002.9
第十四卷第三期 西洋史專號 2003.9
第十四卷第四期 醫學史專號 2003.12
第十五卷第二期 藝術史專號 2004.6
第十六卷第四期 王權專號 2005.12
第十七卷第四期 物質文化專號 2006.12
第十八卷第二期 台灣史專號 2007.6
第十九卷第二期 史學史專號 2008.6


(10)新領域的開拓

A.生命醫療史
1.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5。
2.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
3.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2008。
4.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臺北:三民書局,2008。
B.生活禮俗史
1.劉淑芬,《中古的佛教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乙、丙、丁篇。
2.劉增貴,〈門戶與中國古代社會〉,《史語所集刊》,68:4(1997)。
3.劉增貴,〈禁忌〉,《新史學》,18:4(2007)。
4.《新史學》,11:3(2000.9),「明清的社會生活史專號」。
C.物質文化
1.《新史學》,17:4(2006.12),「物質文化專號」。
2.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台北:聯經,2007。
3.陳芳妹,〈物質文化與族群識別關係問題〉,《美術史研究集刊》,22期(2007)。
D.心態史
1.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104.1 (2002):1-14;104.2 (2002):1-15;104.3 (2002):1-10。
2.蒲慕州編,《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台北:麥田,2005。
E.城市文化
1.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文化》,台北:聯經,2005。


(11)後現代歷史學與新文化史
1. Stephen Averill,〈中國與「非西方」世界的歷史研究之若干新趨勢〉,《新史學》,11:3(2000)。
2.凱斯•詹京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1996。
導讀(盧建榮),「後現代歷史學指南」;第一章,「歷史是什麼」。
3.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巨流,2000。
第七章 傳統史學受到的挑戰
第八章 具後現代意識的重要中國史著作舉隅
4.黃進興,《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台北:三民書局,2006。


(12)探索開放的新史學
1.杜正勝,〈一個新史觀的誕生〉,《當代》,120(1997)。
2.溝口雄三,〈日本人為何研究中國〉,《新史學》,1:2(1990)。
3.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遠流。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常課程討論(含作業 
30% 
 
2. 
期中報告  
30% 
 
3. 
期末報告  
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